交大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信息 > 交大要闻 > 正文

西迁纪念日:重温西迁话语 致敬西迁先贤

日期:2021-09-10 点击数: 来源: 交大新闻网

编者按 今天是第37个教师节,也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五个西迁纪念日。让我们重温西迁先贤话语,缅怀报国为民初心,汲取丰厚精神力量,做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多交大贡献。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习近平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六十六年前,党中央、国务院做出重要战略部署,决定交通大学西迁。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央亲自领导了交大西迁,他指出:西北过去是落后的,但将来必须成为我国建国的稳固的后方。支援西北,交大要尽责任,不能辜负西北人民。

交大师生热切响应党中央号召,党委班子身先士卒,教授率先垂范,青年师生景行影从,共赴西北,扎根创业,为西部开发建设,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书写了新中国高等学校知识分子报国为民的忠贞情怀。

彭康 校长

“我们这所学校不单是交大的交大, 而且是人民的交大”

彭康,时任交大校长,是西迁带头人。迁校中,他对党员和师生郑重指出,“我们这所学校不单是交大的交大, 而且是人民的交大”。 1959年党中央决定交通大学分立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他主动请求到西安工作,表示“愿尽毕生之力办好西安交通大学”。在他带领下,学校17位党委委员中的16位,7位党委常委中的6位,迁至西安。经过持续努力,西安交通大学迎来迁校后的黄金十年。

钟兆琳 教授

“把文化普及全国,把光明照到边疆”

钟兆琳,时任电机系主任。他极力拥护迁校,婉拒周总理留沪关照,身先示范,带领电机系师生西迁。他表示:“上海经过许多年发展,西安无法和上海相比,正因为这样,我们要到西安办校扎根,献身于开发共和国的西部。” 临终之际,钟先生捐赠设立奖学金:“愿将我工资积蓄的主要部分贡献出来,建立教育基金会,奖励后学,促进我国教育事业,以遂我毕生所愿……”

陈大燮 教授

“西安是不如上海生活好,但我们是教育人的人,怎么能不作表率?”

陈大燮,时任学校教务长,协助彭康校长全面推进教学和科研任务落实。当时虽身患糖尿病,面对西北缺医少药难题,他毅然处理掉上海房产,和夫人一起来到西安。面对亲朋的不解,他表示:“西安是不如上海生活好,但我们是教育人的人,怎么能不作表率?”陈大燮领衔创立的热工团队属国内一流。1978年临终前,他把一生积蓄3万元捐给学校,成立学校第一个奖学金(陈大燮奖学金)。

张鸿 教授

“爱家首先要爱国,没有国哪还有家”

张鸿,时任学校副教务长,主管基础教学,为西迁后学校基础课教学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作出重大贡献。他携病妻弱女和教职工首批来到西安,不分昼夜投入紧张繁重的建校工作,并主动承担一个大班数学授课任务。他领衔创立的工科数学教学团队属国内一流。他将老交大优良办学传统讨论总结为“门槛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四句话,深为师生校友传诵。

周惠久 院士

“国家富强不起来,这个世界就没有我们立足之地”

周惠久,时任铸工教研室主任。1958年全家西迁。根据西北工业生产实际,他带领团队提出的小能量多次冲击抗力理论,被誉为高校科研成果展览会的“五朵金花”。八十年代,他和研究团队攻克了“低碳马氏体应用基础及开发技术”难题,为国民经济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4亿元。1987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自然科学三等奖。

陈学俊 院士

“为人民谋福利,为社会求进取,永远为中国工程奋斗到底”

陈学俊,时任动力机械系副系主任,他极力拥护西迁,将上海牯岭路(国际饭店后面)的两间房子上交给上海市房管部门,毅然全家西迁。在西安交通大学,他带领团队创办了国际一流的工程热物理学科。他经常告诫学子:“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地方,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大家要努力学习,为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四化贡献最大的力量”。

朱城 教授

“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人民,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早日实现而奋斗”

朱城,时任工程力学新学科负责人,中国工程力学专业的重要奠基者。1951年从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毕业,毅然回归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表示:“愿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人民,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早日实现而奋斗”。1957年随校西迁,为尽早培养出一流的力学人才,他呕心沥血,积劳成疾,用生命诠释了自己的承诺,去世时年仅38岁,是西迁创业殉职第一位教授。

唐照千 教授

“我们有能力走自己的道路,完全可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唐照千,时为青年教师,工程力学学科的主要创始人,开创了国内振动测试技术、时序分析研究与力学应用新领域,引领了国内断裂动力学研究。改革开放后,唐照千出国考察访问,面对域外亲友竭力挽留,他全然谢绝,坚守母校致力于应用力学事业。他说:“我们这一代在祖国长大,对祖国是有感情的,总希望自己的国家搞好。我们有能力走自己的道路,完全可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杨延箎 教授

“我要的只是祖国的富强,能为她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杨延篪,时为青年教师,著名力学专家。他早年出生于香港,因不愿受殖民地教育,只身赴沪考入交通大学航空系,毕业前夕加入人民解放军,后回母校任教西迁。改革开放伊始,他去香港探亲,父兄经商,劝其留港,被谢绝。杨延篪表示:“我什么都不要,我要的只是祖国的富强,能为她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致敬,交大的 “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