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信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信息 > 正文

【央视网】这件事让总书记产生“强烈共鸣”

日期:2020-04-24 点击数: 来源:

4月22日,陕西之行的第三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交大西迁博物馆考察,参观了交大西迁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展。在布展面积2400平方米的交大西迁博物馆内,习近平不时在展出照片和各类展品前凝望、询问,并亲切会见了14位西迁老教授。

会见中,习近平谈起教授们两年多前写给他的一封信。这封信讲述了一大批师生教工“甘洒青春为家国”的感人故事。

2017年12月11日,习近平对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并在2018年的新年贺词中,特意提起收到来信的事。此次习近平再次谈到这封信:“看了你们的信我非常感动,产生了强烈共鸣。”

这份感动背后是怎样一个故事?这份共鸣背后又是怎样一种情感?让我们跟总书记一起重温。

1955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交通大学从上海迁至西安。同年5月25日,时任交通大学校长的彭康向师生们公布了西迁的决定。

为响应国家在大西北部署一所高水平工业大学的号召,一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从繁华的大上海迁至古城西安,在大西北的黄土地上深深地扎下根来,开始书写建设西部科技高地和一流大学的故事。

交通大学西迁之时,彭康已步入天命之年,在对迁校问题发表意见时,他开宗明义:“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考虑我们学校的问题必须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合理部署来考虑。”短短数语,道出老校长心系国家发展、为人民办好教育的真切情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庄严承诺——要在西北扎下根来,愿尽毕生之力办好西安交通大学。

数学家张鸿,早年留学日本,迁校时任交通大学副教务长。他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高度来看待迁校问题:“西北是祖国强大的工业基地,迫切需要一个专业齐全、力量强大的学校为她服务,因此应该争取交大西迁,来支援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时年38岁的陈学俊,是交大西迁中最年轻的教授。1957年,他和夫人带着4个孩子乘坐第一批载有交大教师的专列,由上海来到西安。临行前,他将上海的两处房产交给上海市房管部门。“既然去西安扎根西北黄土地,就不要再为房子而有所牵挂,钱是身外之物,不值得去计较。”

怀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壮志豪情,交通大学师生员工们斗志昂扬,从黄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滨,投身到祖国西部建设中,成为西部开发的先行者。

据统计,1956年交大在册的767名教师中,迁到西安的有537人,占教师总数的70%以上。其中近50名教授和副教授带头西迁,更是给青年师生做出了表率。

当时西安的条件十分艰苦:马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用水非常紧张。建校初期,野兔在校园草丛中乱跑,半夜甚至能听到狼嚎。冬天师生们在教室仅靠一个小炉子取暖,洗脸水得到工地上去端……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大家都精神饱满,干劲十足。

他们以自身的艰苦奋斗,共同铸就了可歌可泣的“西迁精神”。

2005年12月,西安交大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概括为“西迁精神”。

如今,“西迁精神”正在新时代催人奋进。西安交大承建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科创基地在2018年建成,一批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研发中心成为国家西部发展的“智慧引擎”。

西安交大不仅成为重要的人才库、智力库,更是西部地区位居前列的科教高地。这一切,都离不开那一场浩浩荡荡的西迁,更离不开西安交大人对“西迁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此次考察交大西迁博物馆,习近平再次重申当年西迁的意义:“从黄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滨,你们打起背包就出发,舍小家顾大家。交大西迁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讲、对西部发展战略布局来讲,意义都十分重大。”

临别时,习近平勉励广大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把“西迁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习近平不止一次这样叮嘱。

精神立则人格立,精神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不断号召大家发扬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为大家“补足精神之钙”。

“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这正是总书记“不忘初心”的共鸣。

今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

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之后,我们这个民族就是这样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成长起来的。”

报道链接:http://news.cctv.com/2020/04/23/ARTIbNKUUCMnTQkJaKlqzBYF2004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