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信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信息 > 正文

【学习时报】交通大学西迁记

日期:2020-05-13 点击数: 来源:

交通大学1896年以南洋公学之名创建于上海,1921年命名交通大学后声誉尤著,是钱学森、张光斗等一大批杰出科学家读书与成长的摇篮。在长期的育人实践中,学校亦曾走出黄炎培、邹韬奋这样的为数众多、影响深远的时代巨子。

1955年上半年,中央作出交通大学内迁西安的重大决定。1956年8月10日本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但对交通大学来说,却注定要载入史册。随着喧天的锣鼓声,第一批上千名交大教职工、家属和学生身负行李,冒着酷暑,心情激动地会集在徐家汇车站,在上海人民群众热烈而依恋不舍的欢送中登上开往西安的专列,历经数年的大规模迁校由此掀起高潮。

交大迁校处于一个鼎新革故翻天覆地的时期。西迁师生员工的车票上,有一行字特别引人注目:“向科学进军,支援大西北!”它鲜明地揭示了西迁创业的主题。交通大学的西迁,不是交大一所学校的内部事务,而是国家的重大抉择,具有长远战略意义。

交大校长兼党委书记彭康等的全校师生员工,把国家民族的要求与学校命运、个人发展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接到中央指示的当天,迁校工作就已经开始部署。一个月后,西安新校选址即告完成,半年后全面展开施工,一年后新校舍就已经可以接纳师生员工了。1956年9月10日,交通大学在古城西安,借用当时最豪华的人民大厦举行了开学典礼。此时到达新校园的师生员工和家属已有6000余人,而后续人员还在不断抵达,从上海每天有约150吨物资运抵西安。

彭康是交通大学西迁的核心人物。他准确领会中央精神,坚决果断,行动迅速,既大力加强组织宣传工作,又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但出色地领导了整个西迁工作,更把自己的全部心血乃至生命献给了西迁后的交大事业。时任副校长的陈石英,1917年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即执交大教鞭,是德高望重的学校元老。他不顾65岁高龄,毅然出任迁校委员会主任,前后数年奔波操劳,付出艰辛努力。苏庄原在高等教育部任副司长,迁校前夕调任交大副校长,一到校就在彭康领导下,具体组织开展迁校工作,1956年8月10日开往西安的专列即由他带队。

人们用“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来概括交通大学西迁精神。这16个字镌刻在西行的逶迤征途上,是老一辈交大人用一腔热血写成的。

人们看到,始终走在交通大学西迁最前列的,正是那些声望高、影响大的老教授。钟兆琳教授从跟随彭康校长踏勘新校址那天起,就认定了西迁这条路,他对开发建设大西北极为热忱。妻子卧病在床,他就一个人来西安,天天吃集体食堂,在一片空地上建起电机实验室。动力机械系主任朱麟五,副主任张景贤、陈学俊,齐心协力忘我工作,发挥学术带头人作用,为交大搬来最完整的一个系。各专业学科的主要带头人几十位教授,成为西迁的中坚力量。不少人去往西安前都不约而同做了一件事:廉价处理掉在上海的住房和资产,义无反顾,慷慨西行。

人们看到,交大年轻教工和学生们热情极为高涨,赋予迁校建校强大的青春活力。青年人是教师队伍中最活跃的部分,他们打起背包就出发,很快成为西安交大教学科研中的一支骨干力量。西迁列车上,大学生们唱得最多的一首歌就是那首《我们要和时间赛跑》,期盼早日抵达目的地,早日学成本领报效国家。1956年毕业的大批高中毕业生,正是由于交通大学迁往西安而纷纷报考这所学校,他们拿到录取通知书后直接在西安报到,投入开发建设大西北的火热生活中。

人们不无惊讶地看到,一所庞大的60年老校路途迢迢地向西行进,竟是那样的有条不紊、快捷有序、精确到位。在抵达新校园时,图书资料、机器设备件件完好无损,教学用品全部在学生到达前搬运就绪。每个家庭的所有物品,都有人精心打包,安全运出,而当师生下了火车走进西安新家,所有的东西都已经摆放到位,打开就能用了。这一过程其实并不简单,其中不知融入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

人们同时还看到,党中央开展大量工作,确保交大成功西迁。西迁也得到了西安、上海两地强有力的支持。上海先后调动了大量车皮,安排一趟趟专列运送西迁师生和物资。上海还动员服务业职工随校西迁,从点点滴滴入手,解决师生员工生活上的难题。

为解决好迁校问题,根据当时西安、上海两地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高教部在充分征求学校意见后,在1957年8月4日呈报周恩来的文件中提出:“交通大学分设西安、上海两地,两部分为一个系统,统一领导。两部分根据西北及上海地区的需要,各担负不同的任务。西安部分的任务为:完整地设置机、电方面的主要专业,逐步添设新技术和理科方面专业,并发展成为理工大学;上海部分的任务为:办好机、电各专业,着重提高教学质量。”对此周恩来批示:“请即明令公布,以利进行。”

原本就蕴积在师生员工中的积极性再次喷发,迁校工作又大步向前推进。到1958年暑期,交通大学主力西移。在交通大学分设西安、上海两地,由彭康校长实施统一领导两年之后,根据新的发展实际,1959年7月,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西安、上海两个部分各自独立成校,分别成立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成为当时全国16所重点大学中的两所。交通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彭康,由中央任命为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

肩负无比光荣的使命,脚下的路却极为艰辛。草创时期的西安交大校园生气勃勃,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下课去食堂要翻一条大沟,开会要坐在四面透风的草棚大礼堂里,冬天的大教室要靠一个小炉子勉强取暖。现在10分钟轻松走到的路程,当时竟要绕一个小时才能抵达。校园野草丛中兔子乱跑,入夜有狼叫。但与此同时,一栋栋巍峨的大楼拔地而起,一项项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一个区域巧妙设计、分布合理、气势恢宏的现代化校园拂去面纱,展现在人们面前。在大西北和中西部工业方兴未艾强劲发展的态势下,学校机、电、动专业传统优势得到全面发挥,同时工程力学系、工程物理系、无线电系和一批反映当时最新科技发展的新专业相继建成,前所未有地拓展了学校事业,使她成为祖国西部一颗璀璨的明珠。

西安交大秉承“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育人传统,坚持立德树人,杰出和优秀人才不断涌现,西迁后为国家培养大学生数十万名。

(摘自2016年第4期《博览群书》,原标题为《交通大学的西迁壮歌——西安交大与中国发展“一盘棋”》)

原文刊载于2020年5月11日学习时报07版

报道链接:http://paper.cntheory.com/html/2020-05/11/nw.D110000xxsb_20200511_4-A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