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信息 > 交大要闻 > 正文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西安交大师生反响热烈

日期:2022-04-11 点击数: 来源:

2022年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历经7年艰辛努力,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胜利举办,举国关注,举世瞩目。”习近平总书记在表彰大会讲话中深情回顾了过去7年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筹备冬奥会的光辉事迹,全面肯定了广大冬奥会、冬残奥会参与者所创造的光辉业绩,诚挚感谢了各国各地区人民为举办这场和平友谊、团结合作、鼓舞世界的盛会所付出的努力与贡献,深刻总结了成功举办冬奥会所收获的宝贵经验与所孕育的伟大精神,热情激励了我们要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上继续奋勇前进。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引起了西安交通大学师生的热烈反响。广大师生表示,此次表彰大会的胜利召开,为我国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新征程上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与信心,交大人也将学习和发扬北京冬奥精神,怀大局而奋发,历百折而不回,以更加坚定的自信、更加坚决的勇气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各大战线攻坚克难,共创盛会成就斐然

表彰大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布:“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一道,克服各种困难挑战,再一次共创了一场载入史册的奥运盛会,再一次共享奥林匹克的荣光。”

医学部基础医学院教授王一东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内容激动人心、令人振奋。当前,我们国家正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胜利举办,正是中国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全世界一道共赢发展的有力见证。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奥运会体现的这种和平、团结、进步的精神,就是世界各国携手努力、共同战胜疫情的最佳动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裴广强谈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振奋人心。北京冬奥会表现了近些年来中国冰雪体育事业取得的巨大进步,更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疫工作的突出成就、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核心的号召力与凝聚力,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独特魅力。我们应该发扬冬奥精神,在各自所在的行业中争优创先,不负时代所托,以实际行动践行追赶超越的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楠谈到,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代表着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和发展方向。我们不仅拥有着最为先进扎实的技术支撑与物质保障,更重要的是这场运动赛事倡导了一种相互协作、可持续发展、共享人类文明成果以及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的现代化理念。因此,我们能够看到主火炬台史无前例地刻上了所有参赛国家和地区的名字,实现了从“我”到了“我们”的飞跃;看到开幕式上“和平鸽”的故事,凸显了我们大国的坦然和自信;看到了赛场内外的“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现实,凸显了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动力的现代化等。这样的细节处处可见,而其背后的理念正是在现代化谱系上,我们所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模式之必然结果,这不仅是在全球疫情挑战下,中国给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而且也是中国为跨越全球发展鸿沟,实现全球正义提供的中国方案。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冯峥表示,我深深感慨于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成就缘于奋斗,胜利来之不易”。“中国梦”与“冬奥梦”相互交织,彼此成就。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遭逢各种挑战,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威胁阴影未散,一场成功的奥运会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自由、民主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为推动全球合作、共克时艰贡献了中国力量,为动荡不安中的世界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与希望。

民革西安交通大学委员会委员、能动学院副教授胡光表示,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地完成了北京奥运盛会,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在冬奥会上赢得胜利既是运动员们的梦想,也是我们亿万中华儿女的梦想。我们要把这种精神融汇到工作生活中。作为一名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自己将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和知识储备,紧跟国家发展需求,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坚持“四个面向”,做国家需要的科研、社会需要的科研,培养吃苦耐劳、勇于奋斗、知重负重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致公党西安交通大学委员会委员、电信学部副教授张贻齐谈到,在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中国奥运冰雪健儿的完美表现,庄严宣告中国人民全面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一起向未来”的中国力量,全部参与者都以实际行动表达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弘扬了“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展现了一幕幕动人的篇章。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全球新冠疫情持续大流行的特殊情况下,我国成功举办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动力,完美展示了我国负责任、有能力的大国形象和制度优势。

离退休教师肖云薇表示,看了冬奥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心潮澎湃,既激动又感动。激动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国际事务缠身的情况下,亲自参加了两奥会的开幕式,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为冬奥会作出贡献的各级人员的鼓励和关爱。感动的是,我国参赛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尤其是残疾人运动员,他们自强不息、身残志坚、为国争光的表现令人感动,取得了奖牌总数第一的骄人成绩!在世界新冠疫情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我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为世界奉献了一个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令世界瞩目,令国人骄傲,可喜可贺!这一盛会必将载入史册!

金禾经济研究中心应用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丁蕊表示,北京冬奥会残奥会,是一届绿色环保的盛会,团结的盛会,友谊的盛会,创造佳绩的盛会,无与伦比的盛会。我们不仅仅办好了一届冬奥会,而且办出特色、办出精彩、办出独一无二。我们营造出了人人参与奥运、服务奥运、奉献奥运的浓厚社会氛围,实现了“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宏伟目标,大幅度提高冬季运动竞技水平。此次奥运会从申报阶段到筹办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和实地考察,全面“点燃”了中国冰雪运动的巨大火炬,照耀北京“双奥之城”一路向前驰骋,可以创造新的辉煌。

冬奥赛事精彩纷呈,健儿英姿众目共赏

此次奥运赛场上,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全项参赛,创造了我国参加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表彰大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了冬奥、冬残奥运动员的优异成绩:“我国广大运动员、教练员以实际行动落实拿道德金牌、风格金牌、干净金牌的要求,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党和人民赢得了荣誉!”

电信学部助理教授杨亚威表示,在疫情席卷全球、国际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我国给世界奉献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冬奥会冬残奥会,奥运健儿们超越了国界、种族和信仰,一起奏响了和平、团结、进步的时代强音。在交大126周年校庆这个特殊时刻,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深受鼓舞。即使身处于不断变化的历史行程中,我们也不能随波逐流,要像奥运健儿们一样自我奋斗,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是一起向未来的强大力量。我想在科学研究中我们也应当学习这种理念,在团结协作中作出更高水平的工作,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不懈奋斗。

体育中心教师彭麟凯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国冰雪健儿回信中说:“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当今时代,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的梦想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赛场上,“00后”选手苏翊鸣、谷爱凌、迪妮格尔·衣拉木江、赵嘉文等年轻运动员们,凭借过硬的本领,敢于在最后一跳时挑战自我,敢于在落后时奋起直追,不畏强手、不断突破,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志气,也让世界看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阳光、自信、开放、友爱的精神风貌。作为新时代青年体育教师,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科研院青年教职工胡俊腾表示,两场奥运,同样精彩;不同赛场,同样追梦。此次冬奥盛会凝结着各条战线人民的辛勤付出与智慧汗水,向世界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中国形象,展现出新时代中国运动员的精神风貌和竞技水平,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团结、进步的美好追求。

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佳珍谈到,从2月4日持续到3月13日的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带给我们太多惊喜,在这两场奥运会中,出现太多可以激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的榜样人物,谷爱凌用一次次完美的动作回击国际舆论压力、“芭蕾女孩”李月在鸟巢两次优雅又极具力量地起舞、坚守双奥会的众多志愿者们昼夜不停奋战在服务赛事的第一线,他们都让我们坚信大国力量与凝聚力,相信榜样的示范作用,激励着我们珍惜当下的学习机会,用所学回报党和国家。

校团委优思新媒体中心本科生秦晓东表示, 中国冬奥健儿捧回9枚冬奥会金牌、18枚冬残奥会金牌,数不清的“金墩墩”“金容融”闪耀冬奥赛场,创造了我国历史最好成绩!作为交大青年,我们要学习冬奥健儿们坚强毅力的拼搏精神,同时也学习冬奥志愿者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迎难而上、追求卓越,为祖国未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崇实书院本科生司青梅表示,中国健儿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体现出中国人坚韧的意志。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应当学习他们身上敢于拼搏、奋力突破的精神,应当秉持信念、坚毅前行,在无数大大小小的考验过程中,在超越自我、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奋力拼搏,传承好西迁精神,发扬好北京冬奥会精神。在全球疫情蔓延的环境下,中国的抗疫精神、政策以及全国人民的团结协作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我们应当为国家自豪,更要坚定逐梦之心,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领导,点燃共同的信仰火炬,在新的征程行稳致远。

仲英书院本科生温佳谈到,冬奥赛场上,广大运动员敢打敢拼、超越自我,胜利完成了各项比赛任务,也取得了我国冬奥赛场上的最好成绩。作为当代大学生,看到和自己年龄相仿的运动员们尽情挥洒汗水,用自己的努力收获了累累硕果,我深受触动。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充分发挥自己所学,为祖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体育强国大步向前,强健体魄热情昂扬

表彰大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要“增强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步伐。”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家胜谈到,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在世界疫情形势复杂多变局势下中国政府为世界奉献的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事,完美演绎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展现了中国为世界提供公共产品的大国地位与担当,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次盛会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激励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热情。

体育中心教师杨光表示,冬奥会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冬季体育盛会,也是所有运动员梦寐以求的舞台,但竞技体育是残酷的,需要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支撑,不断奋斗向前,顽强拼搏。曾经我是一名运动员,目标是升国旗、奏国歌、为国增光;现在我是一名交大的教师,将用实际行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健美操后备人才,引导广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构建社会主义体育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体育中心教师程立雪谈到,北京冬奥会是一个展现国家形象、彰显民族自信的舞台,也是提升民族士气、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冬奥会向世界展示了我们“体育强国”的底气,以及中国特色的体育精神,这些都离不开中国冰雪健儿们的顽强拼搏。身为体育教师,更应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冰雪健儿重要回信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西迁精神,坚持“强身健心、以体育人”的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新定位,不断推进体教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赛艇俱乐部成员、崇实书院本科生杨辰燕表示,作为青年群体的我们,更应该在学习生活、科研生活中砥砺前行,展现交大青年风采。作为交大赛艇俱乐部的一员,自己要加倍练习,在提升自己身体素质的同时,带动更多同学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践行“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在赛场上为学校为祖国争取更多荣誉。

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张雪松表示,体育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志,是民族凝聚力的象征。从2008年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体育赛事,积极推进全民健身,为全球冰雪运动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筹备本届冬奥会,我国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体育强国目标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实现。冬奥会的举办是利国利民、造福世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的重要赛事!本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给世界留下了太多难忘的记忆和美妙的瞬间!

党的领导铸就伟业,矢志不渝共行未来

表彰大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人民发起郑重号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发扬北京冬奥精神,以更加坚定的自信、更加坚决的勇气,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国家级青年人才、能动学院教授张大林谈到,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如期成功举办,再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了“自信自强、团结奋进”的中国精神。此次冬奥会秉承绿色办奥理念,充分体现了我国坚定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决心。核能作为零碳、高效、安全的绿色能源,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自己作为核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相信绿色核能在助力双碳目标中将大有作为,也深感责任重大。从上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核电实现零的突破,到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投入商运,再到“玲龙一号”落地海南,霞浦核电高效推进,燕龙低温供热堆,高温气冷堆等协同推进,2021全年核能发电量已占全国发电量5.02%,实现各类减排近200万吨,充分发挥了核能安全可靠、清洁低碳、经济高效的优势,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让我们“核”力“碳达峰,一起向未来!

国家级青年人才、材料学院教授周健表示,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同样也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七年磨一剑,砥砺再出发。作为青年学者,我们应当以更加坚定的自信、更加坚决的勇气,积极响应总书记号召,在我国重要科研需求领域发扬北京冬奥会精神,攻坚克难,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曹芳表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残奥会成功举办,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向全世界展现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诠释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体育强则国强,国家强则体育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把北京冬奥精神融入思政课程,提升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和爱国情怀,助力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民进会员、能动学院教授宋立明表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胜利举办,是我国体育运动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也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在7年之久的筹备、建设、运营以及举办的过程中,凝聚了众多中国体育人、科研人、医护人员等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凝结出的重要精神品质。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当将这种精神品质体现在工作发展中,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不断提升自我科研水平及能力,为我国重点科研项目的突破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研工部副部长、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委副书记薛周利谈到, 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感到深受鼓舞、信心倍增。我们唯有以“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为激励,传承弘扬西迁精神,践行学校党委“政策法规一口清、第一时间到现场”要求,舍家忘我,努力工作,方能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和困难,进一步加强对研究生的组织引领,激发研究生创新创造的热情活力,守住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底线,在学校十四五规划推进实施和创新港内涵建设中作出新贡献,“一起向未来

离退休教师钱春梅表示,此次胜利举办冬奥会有几大关键因素。其一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科学研判届时承办,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成就基业的最坚强的依靠力量。其二,我国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全力攻坚,打好主动战。其三,党和国家主动防范新冠疫情,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其四,使办奥运与促进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改善民生质量。最后,全体中华儿女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

学校学生微宣讲团团长、人文学院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倪蒙表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北京冬奥精神为我们在新时代做好学生理论宣讲提供了宝贵精神滋养,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感人故事给我们展现了丰厚宣讲素材,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微宣讲团将第一时间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好好思考、深深体会、真真践行,发扬北京冬奥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当好西迁精神新传人,讲好新时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以青春之我微言中国,以青春之声微言大义,以青春之力微言时代,用优异的宣讲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学校研究生会成员、机械学院硕士研究生马珮羽表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之际,恰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基础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时。当奋进的中国与奥林匹克握手,个人的梦、体育强国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入时代洪流中。作为青年人我们更应该学习赛场上中国的健儿们以顽强拼搏的精神,不断地超越自我、突破创造历史、敢为担当作为,将北京冬奥精神发扬光大。

学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南洋书院本科生代浩宇谈到,冬奥会、冬残奥会给世界留下了太多难忘的美好回忆,也留给了我们数不清的情感同频瞬间,无数帧画面,无数次感动。我们收获了史无前例的冬奥成绩,但更真切的是超越金牌的自信;老将、小将交相展露新风貌,但更振奋的是团结一心的集体力量;七年磨一剑,数万名工作人员舍家忘我、奋斗一线,但更骄傲的是我们身上肩负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奥林匹克精神下的友谊光芒依旧闪耀夺目,中国的气质也将继续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奋斗不息的生活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继续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与奋斗的勇气,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大步前进!